專欄|為了永續努力,你所不知道的綠建築藝術
這十多年定居歐洲,比起以往有更多機會往大自然走去,張開雙手進入自然綠地懷抱中,才明白眼前天賜的大地美景看似無限,其實卻是保存期最有限的禮物。
因為氣候變遷,歐洲每年冬季的降雪量愈發得少;許多朋友開玩笑,禦寒大衣漸漸地就會派不上用場了。不過我們都知道,天氣該冷的時候就得冷、夏天時我們也得流流汗感受季節的變換。
西元舊新年交替間最令大眾關注的議題就是澳洲叢林大火事件,政客商人關心經濟圈的損害,急著找出補救措施與政策。但是相當於4.7個台灣的大火燃燒面積,加上動物、昆蟲、牲畜等重要環境生態所遭受的危害,幾乎是要一世紀才能慢慢恢復生氣的關鍵,都被一時無法看到百年未來的我們有所忽略。
面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變遷等議題,似乎讓人覺得是件遙遠的大事,其實如果把它轉化成另外的說法,也能更容易讓我們理解、並且著手實行。那便是:實踐減碳生活、多瞭解正確資訊並且分享。這兩個關鍵又可從政府與個人兩個層面下手。其中,以綠建築或稱永續建築是近年頗受到大眾與各國政府青睞的切入點。
綠建築,是指建築本身在選擇建造地址、設計營運、維護翻新或拆除等各階段皆達到環境友善與資源有效運用的一種建築,並且在人造建築與自然環境之間取得合適的平衡點。
綠建築因為民情文化等因素,在各個國家有不同的名稱、定義與法規。整體來說,都具有減少環境負擔、與環境共生的共識。初衷主要來自對環境危機的省思,關注的議題包括有效再生利用資源、節能開源,同時讓建築體與環境共生互動等關鍵。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台灣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整棟建築主要以木頭建造,所有建材皆可回收再利用。另外,台北動物園熱帶雨林穿山甲館、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工作站、南投向山遊客中心、高雄國家體育場以及宜蘭楊士芳紀念林園等都是台灣有名的綠色建築,吸引了許多前往欣賞的民眾。
在歐洲,德國綠建築的觀念與發展可以說是全球前導;柏林中央車站 Berlin Hauptbahnhof 就是綠能建築代表之一。這座車站以全面開放的立體空間來設計,是遠近程火車與捷運 S-Bahn 的轉運站。車站裡不同樓層開設許多品牌店面,面積約等於2座足球場大,每天有來自全球的旅客在此處交會。
車站建築共五層樓面,主體採用巨型鋼架,中央則以教堂式的圓頂穹狀作為主結構。挑高空間使用大片玻璃採光頂棚,陽光可從20公尺高的玻璃屋頂直射到40公尺下的地下月台,即使在最底層的候車月臺都能感受到穿透的光線,達到減少燈耗的目的。
在不影響站內光線的局部屋頂,架有太陽能面板,每年可生產約十六萬度的電力。另外,建築物所使用的鋼材與玻璃都是可回收材料,加上玻璃帷幕採光良好可減少照明費用,也可發揮「溫室效應」以節省冬季暖氣所耗的能源;雙管齊下達到開源節流的宗旨。
柏林永續綠建築從國會殿堂與中央車站做起,讓民眾明白綠能節源本是生活的一部份。在簡約、功能實用的建築設計中,注入環保、節能與共生的觀念,正是綠建築所推廣的意識。
不只公共建築,德國政府也推出建築物節能翻修計畫,積極推廣產電多於耗電的節能新建築,針對冬季對碳排放量影響最大的室內暖氣提出良好對策:新建屋增加牆壁厚度、填充隔熱物質,同時以多層厚玻璃取代傳統隔寒效果不佳的單面玻璃,讓室內自然地維持較為溫暖的狀態,以減少暖氣的耗量。對空間使用者來說,省下的是金錢,但對環境而言卻能降低能源浪費、達到真正維護地球資源的行為。
在德國定居十六年,我很欣賞德國在環保基本觀念上的教育,紮實落實於生活中。從幼幼班開始,對兩三歲娃兒分享垃圾分類是隨手、也是每個人應盡的本責。
有次在冬季換春天之初,我搭乘公車進城,那天溫度大約在五度左右,微寒,公車上明顯開了暖氣。有位婦女禮貌地請司機關掉暖氣以節省能源。她說:天是還有點冷,但公車裡已可擋風、足夠溫暖。司機則向車上乘客道歉,說沒有注意到暖氣還開著,浪費了許多珍貴能源,感到十分報歉。這更讓我體會到,環保節能的確是每個人都可以盡力的事。
在德國有不同的耗能癥結與相對應的變通手法;在亞洲我們也面臨不同的永續與節源關鍵,冷氣所耗費的資源、建築法規與建材使用的限制、垃圾確實分類、減少資源物質一次性使用的習慣等。
往往,「不差我一個」與「絕不能少了我一個」的關念正是影響的關鍵;雖然綠能永續不能只靠少幾個塑膠袋或是珍珠奶茶的塑料吸管,但這些也是最基本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如果民眾有共同的正向意識才能堆動政府與有力團體的促進,達到真正綠能世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