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達人 ROBI store - 好吃又好看的美味生活

我是先注意到彼飛的照片然後才慢慢透過社群和她的部落格,了解她所分享的食譜與創作。這幾年網路上有許多分享自家烘焙成果的影像帳號,其中我特別喜歡彼飛拍攝的照片,自然、很有親切感,也帶有濃厚的個人生活調性。從她的烘焙作品可以感受到她細膩的心思,最不可思議的是她的手藝好靈巧、創作靈感也十分豐富。那時候我就想,如果有機會,一定要邀請彼飛受訪,問問那些我十分好奇的話題。

以下文章為採訪錄音的文字整理稿,希望可以在直播採訪之後,讀者還是可以透過閱讀讀到豐沛的創作靈感。

影像來源:Robi store / 文字整理:曾凡寧


採訪分成三個單元,分別從三個面向來切入;第一單元先來了解彼飛的背景。

01 工作、生活背景與進入烘焙的機緣

請向讀者自我介紹

我是一個普通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工作內容與品牌行銷相關。

接觸烘培的機緣

第一次接觸烘焙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不太記得正確的時間點;一開始進廚房不是為了烘焙,而是料理下廚。直到有一次翻書時看到一家出版社舉辦的網路投稿烘焙比賽,其中第三名的獎品是一個我很喜歡的鑄鐵鍋,為了贏得這個價值不菲的鐵鍋,我在兩個星期內努力準備,做了幾道作品參賽。沒想到最後竟然拿了第一名,雖然是很好的結果,收到一個大尺寸的不銹鋼中華炒鍋,卻與喜愛的鑄鐵鍋擦身而過,好可惜。

還記得當初參賽的其中一道成品嗎?

當初家裡有個父親買的麵包機,其中一道是把剩飯放到麵包機裡做出的米飯麵包。

除了那只第三名的鑄鐵鍋,生活環境中有沒有什麼因素讓你對烘焙產生興趣?

我記得小時候母親常烤蛋糕。那個時代在烘焙主題上可以參考的書籍或資料都沒有現在這麼齊全完整,加上家裡的烤箱也很小,所以母親有時候會烤出稍微失敗的成品,好比蛋糕下層完全消泡、只有上層約一公分可以吃。媽媽會自嘲烤出失敗的蛋糕,然後幫我們刮掉下方口感比較不好的部分,讓我們吃上面比較好吃的蛋糕。這對我來說是很有趣、很棒的記憶,或許也是讓我對烘焙有獨特情感的原因。


02 在烘焙裡建立美好的生活

免費分享食譜是很花時間很累心的事,為何願意免費分享資源呢?

以前烘焙的風氣不如現在這麼風行,烘焙愛好者交流的機會也不多,所以幾年前當臉書有社團功能後,開始有很多人熱心地在社團中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與經驗。深受這股溫暖氛圍的感染,讓我也想出一份心,於是開始分享自己成功的烘焙結果或經驗。有些時候從國外電視頻道上看到其他大廚使用特殊食材,會激發我聯想如果換成台灣類似食材的可能性,也會分享在臉書社團上。看到其他社團成員跟著試做的成果,讓我蠻開心的。

與其他烘焙愛好者分享心得資源最大的收穫?

我與家人吃食的口味比較清淡,而且隨著時間越吃越不甜,有時候擔心讀者是否能接受我設計出來的食譜。後來換個角度想,如果有少數讀者和我一樣口味較為清淡,那我的食譜便可以幫上忙,讓他們喜歡,他們可以在家裡做出相同口味的成品。這是讓我很開心的收穫。

是否曾因為收到讀者的反饋而回頭修改已經分享的食譜,好讓食譜更精準、成功地在不同人的家中落實?

剛開始在部落格分享食譜不是為了教學,而是我自己的烘焙筆記;對我來說回頭查詢自己在網路上的食譜筆記是很方便的。也可以回首過往的烘焙紀錄,所以我沒有回頭修改已經分享的食譜。後來有越來越多人閱讀,我才提醒自己不能亂寫。好比說,我換過幾次不同的烤箱,每種型號烤箱的烤溫都不同;同樣的,每個人家中的烤箱品牌型號也都不同,因此我會提醒讀者留意烘焙的水量或是溫度應該隨著所處的環境而調整;所以我的食譜好像就因為這些提醒而變得越來越囉唆了(笑)。

如何分配時間,是否可以分享你在周間的作息?星期一到星期五上班日會烘焙嗎?

我不會天天開烤箱,不過有時候會安排時間,讓自己在前一晚準備隔天早上可以進烤箱的原料或食材,比如說司康或是鬆餅,這種可以事先調配麵糊的食材放冰箱冷藏的都很合適。早上六點起床後,先做早餐以及準備午餐的便當,同時間烘焙,烤好之後馬上拍照。我大約只有十到十五分鐘的拍照時間,不然就來不及上班了。我很早睡,大約十點、十一點就寢,如果隔天上班前想要開烤箱,便利用下班之後的時間準備。我喜歡簡單的食譜,希望可以馬上享用剛出爐的成品;因此有很多讀者說,我分享的食譜對忙碌的他們來說有很大的幫助,可以馬上烤立刻吃。


週末在時間上的安排有沒有不同,會不會挑戰比較耗時的食譜?

會,比如說如果要準備抹得很漂亮的鮮奶油蛋糕,就會利用週末時間。週五下班之後先烤蛋糕,烤好之後放冰箱冷藏。星期六就有充足的時間來備料、完成蛋糕。或是像酸種麵包,需要多一點時間來發酵的工程,都會安排在週末進行。

如何累積美學或收集靈感來幫助自己在烘培手藝與技巧的精進?

其實以前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後來發現我是利用不同平台來收集靈感與培養美學的。以食譜來說,在IG上有許多短影片常常可以讓我激盪出不同的創作靈感。我幾乎只有日本烤模或道具,比如說COTTA(cotta_corecle)的帳號或是其他相關電商品牌的帳號都會轉發或是收集世界各地使用他們烤模商品的食譜,就可以提供不同的烘焙靈感。如果以照片來培養美學的話,Pinterest是很方便的平台,方便搜尋不同風格的影像,看多了就可以增加對某種風格的視覺印象。

常瀏覽的IG帳號有:_foodstories_ladyandpupsnaturally.jo

會透過YouTube影片學習或是激發靈感嗎?

我很喜歡看YouTube的影片,可以提供視覺上的享受,但是實際跟著影片做的次數很少,因為覺得比較麻煩。

除了烘焙,也喜歡下廚嗎?最常做或是受家人喜歡料理有哪些呢?

我覺得做菜是很有趣的,尤其喜歡常備菜(常備菜:可以事先準備好放在冰箱兩到五天的菜),類似日本的漬菜,方便帶便當。我常準備醬油小松菜,小松菜吃起來有點苦苦的,不過很營養,川燙之後攪拌甜麵露或是鰹魚粉,帶進便當可以滿足我大量吃蔬食的飲食習慣。另外像醋溜黑木耳很適合在夏天時當開胃小菜,夏天的時候我就常準備涼的小菜便當,再加一點冷麵就非常好吃。

我也會燉咖哩,不過是比較偷懶的做法,先在爐火上加熱大約五分鐘,然後放到悶燒鍋裡燉兩小時,雞肉更容易入味。事先備好一大鍋,就可以吃上三到四天。

另外我也很喜歡煮麻油雞飯。如果像我正在減糖不吃白米飯,可以換成蒟蒻米,可以加入米、蝦米、乾香菇,也可以添加鴻禧菇、雞肉塊,想減脂的可以用雞腿肉或雞胸肉塊替換,用米酒、鹽、微量的薄鹽醬油與麻油調味,蓋鍋之後用電子鍋的炊飯功能烹調。起鍋之後加一點毛豆仁,就是一道非常好吃的麻油雞炊飯。吃不完還可以捏成飯糰,非常好吃。我喜歡彈Q口感的飯,所以煮的時候會刻意減少水量,讓口感更好。

除了烘焙、製作甜點,是否有其他類似的手作喜好呢?

以前我喜歡縫紉、做包包、做衣服、也嘗試過擬真食物、會做皮革與精工;純粹是我喜歡動手做事。後來不再做衣服與包包是因為這些物品都不會壞,佔據太多居家空間;但是烘焙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不但可以自己吃,也可以與親友分享。

對你來說,料理和烘焙是否具有一樣的療癒功效呢?

對我來說料理是很療癒的,看到雞肉在煮的時候開始波、波、波,就覺得好好吃。療癒的不只是製作過程,還有大家圍在一起把桌上的菜吃光光的氛圍。

對想要嘗試烘焙,但沒有信心的人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如果家裡的烤箱是小型的,可以從較為扁平的餅乾類開始嘗試。如果烤箱體積較大、有足夠的內空間,可以從不用追求完美外觀的食譜開始挑戰,像是瑪芬蛋糕、磅蛋糕或是司康都是比較容易的。因為烘焙的關係,這些種類的食譜在外表上都會有自然的裂痕,只要烤箱正常、製作過程不要有太多意外,就很容易有令人感足的成就感。

再進階一點,可以挑戰有裂紋的戚風蛋糕,只要烤箱的熱循環正常,就可以烤出一個有漂亮蓬鬆度的蛋糕。時間比較充裕、也對自己的烘焙能力比較有信心後,可以試試看麵包,空出幾個小時時間,好好把一份食譜做好。

你出了兩本書,準備出版期間你必定大量且密集地烘焙,是否消磨了你對烘焙的熱情呢?

以我的情況來說,我很羨慕專業的烘焙老師背後有一個團隊或是小幫手可以支持作業。我的本業在工作內容上本來就需要比較強的組織能力,所以安排食譜與章節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問題,是比較輕鬆,感到愉悅開心的過程。反而是進入實作階段後就比較有壓力。我是一人團隊,從備料、烘焙、甚至拍照都是自己來,加上消耗澱粉類成品的速度比較慢,所以準備出書的時間拉得比較長。雖然過程較為冗長,不過是以自己的生活步調來進行的,所以不至於消磨熱情。


03 以攝影拉近與烘焙愛好者的距離

我觀察,你在社群上的影像風格從2019年開始慢慢有所不同,有什麼原因導致拍攝手法改變呢?

我自己沒有體會在攝影手法上的不同,而是收到訪綱後回頭看照片才發現原因,因為在2019年那年我結婚了。那結婚跟拍照有什麼關係呢?因為結婚之後從家裡搬出來,開始有自己的空間。

結婚前與父母同住時沒有拍照的地方,只能在地上或是陽台的洗衣機蓋子上拍照,準備的時間也很倉促,因為這樣感到焦慮,因此沒有辦法好好安排希望呈現的畫面。結婚之後搬出來才有自己的空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規劃、添購喜愛的傢俱,才慢慢轉化成現在的影像風格。

我在2021年的時候購買過線上攝影課程,在構圖與思維上都有基本的幫助。以前瀏覽網路上照片的時候不懂得閱讀影像,上過課後,就懂得讀照片,才知道照片好看會有基本的要素與安排。不過我還是喜歡用沈浸式的方式來學習,多瀏覽Pinterest上喜歡的風格影像,讓自己沈浸在那個圖像語彙的世界裡,可以幫助我學習與成長。

烘焙然後再搭景拍照的流程中,哪個部分是最困難、最花時間的?

最花時間的應該是在搭景上。比如我剛剛烤了一個巧克力蛋糕,但是對於拍攝手法其實沒有想法。我通常是把蛋糕麵糊放到烤箱開始烤之後,才開始想拍攝的細節,是比較隨性的。剛剛烤的那個巧克力蛋糕後來是在房間裡拍的。我常用智慧型手錶Apple Watch連接iPhone手機遙控拍照,對我來說用手機拍照比較方便。

請稍微描述剛剛提到的巧克力蛋糕?

上個星期拿到cakeLand 17公分的烤模,所以想試烤看看。烤之前在社群上問讀者想看哪種口味的蛋糕,很多人都說想看巧克力口味的蛋糕;因為很多人覺得巧克力蛋糕容易消泡,導致口感不是很好,想知道我的食譜與技巧。雖然我自己因為口味的關係很少烤巧克力蛋糕,不過應讀者要求便把過程記錄下來。以六寸蛋糕模來說,我放三顆蛋,通常添加6-7g的可可粉,但是這次增量為13g,口味比較濃郁,另外加了小蘇打粉,讓顏色更深,也在表面灑上法芙娜的巧克力豆,是顆口感蓬鬆的戚風蛋糕。

請分享收集拍攝道具或日常生活餐具的購買心得?

這是平時很常被詢問的問題,也是很難回答的一個問題,因為我不會固定購買相同品牌的餐道具。我曾經在社群上分享過一張照片,照片裡有幾個風格很類似的盤子,不過這些盤子是從五個不同的地方、三個國家慢慢搜集而來的,放在一起卻有很高的相似度,不管是顏色、質感光澤等,看起來像是同一組的餐具。

我沒有固定採買的店家,但是我很喜歡手捏陶的質感,如果有機會看到喜歡的設計就會買下來;只單買一個,不會買整套。畢竟收納空有限,如果一次買一整套,哪天如果膩了就比較難處理。我相信購買餐道具的緣份,喜歡某一種調性的眼光便會讓風格相近的器具聚在一起。如果以價錢來說,台灣與日本都有的一個品牌Nature Kitchen或是Seria就很好買,留心挑選就可以。我不喜歡季節感設計或是顏色過於強烈的餐具,因為不容易搭配使用,具有高實用性、可以每天用的餐具才是我所追求的。

在烘焙與拍照的技巧都上手後,你會以「想吃」的食譜為主,還是以「想拍」的食譜為主呢?

我以想吃的為主。和其他經營社群的人相比,我比較不擅長於滿足讀者在閱讀上的需求。主要還是準備自己、家人或是同事喜歡吃的食物,好比家人少吃磅蛋糕,所以我就不常做。

有沒有哪道食譜特別容易在社群上吸睛呢?

如果以蛋糕來說,草莓蛋糕的地位應該很高,很容易博得大家的喜愛,我自己也很喜歡。不過我今年很少做草莓蛋糕,因為草莓太貴了。

面對丟掉可惜、入口難吃的烘培失敗品,是否可以提供過來人經驗的舒壓建議?

我覺得很多東西即使失敗,但只要烤熟了都還是可以吃。以前曾經把戚風蛋糕烤壞了,還沒有熟透,中間是糊狀的,不過已經脫模,所以把蛋糕在烤盤上鋪成薄薄的一層,當成餅乾來烤,烤好之後把它敲碎,變成像是蜂巢餅乾的口感,還是很好吃。如果吐司發酵不成功,還是可以做成法式吐司或是布丁麵包。這樣便不用擔心失敗,也不會浪費食物。


04 讀者提問

為什麼會取彼飛這個名字呢?

這是我在網路上使用的名字,以前還在使用MSN的時候,網路上有個算吉祥網路使用名稱的服務平台,那時候算出來就是彼飛這個名字,而且大吉,於是從大學時期一直用到現在。

老師拍照的景深很美,是手機的拍攝效果還是後製調整出來的?

我目前用iPhone 12 Pro這款型號的手機拍照,通常都是以手機內建的拍照軟體拍攝,畫質比較好。不建議用一般的APP拍照,因為會壓縮畫素,盡量先用內建的拍照軟體拍,然後再進後製軟體後製比較好。我用的這款手機有一倍鏡與2.5倍鏡兩個焦段,用2.5倍焦段拍會有模擬景深的效果。人像鏡頭也有景深效果,不過很多時候效果比較不自然。

如果你的手機有兩個以上的焦段,那麼也可以在拍攝之後,再透過focus這個應用程式後製調整景深的程度。我很常使用VSCO以及Lightroom來後製,Lightroom可以針對細節有更細膩的調整。不過以我懶惰的個性,會在設定好一個數值之後,就直接套用在其他照片上;不過每次調整的時候都要以拍照的環境來調整曝光等數據,隨機調整。

是否有計劃再出版第三本書?

目前沒有,因為現在線上課程很發達,也有很多作者出書,所以目前沒有計畫。雖然之前有出版社詢問出書計畫,不過還在考慮。在出版第一本書之前,本來計畫出版貝果相關食譜,因為自己很喜歡吃,不過與那家出版社細談之後覺得台灣人對貝果的接受度不高,因此而作罷。

最喜歡的台灣的麵包店?

台東的飴屋,或是吳克己老師在桃園的麵包店(安德尼斯烘培坊),以及阿光師父的堂本麵包店。我記得有陣子台灣人對貝果的外型有比較嚴苛的要求,必須端正圓形光滑,有次嚐過吳克己老師的貝果,他製作的貝果外型與大眾期待的不同,較不起眼,不過卻好好吃。現在大家對烘焙品的外觀又有不同的見解,希望呈現自然的外貌,更注重口感。

有機會把彼飛自家的飲食料理,像是早餐、下午茶等烘焙主題整理出書嗎?

我自己覺得可以,但是站在出版社的立場就會降低出版的可能性,因為難以在圖書上作出精準的分類。不過讀者可以瀏覽我的社群,社群上分享了我日常生活中的不同飲食。


有沒有什麼話題是你想分享,但是在採訪中沒有提及的?

許多人認為我上班工作這麼忙怎麼還會有時間烘焙。在正職的工作裡,我的腦袋是停不下來、一直運轉的,不過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烘焙的過程當中會很投入、很專心,可以心無旁騖,所以對我來說反而是放鬆的時間。

剛開始的時候不用把烘焙想得太有壓力,畢竟如果只是自家烘焙,就把它當成調劑身心的娛樂就可以了。即使失敗,也放寬心,或是換不同的食譜再試試看。比如說有陣子我做吐司都不太成功,發得不漂亮,但我不會太勉強自己,先把吐司放下休息一陣子、嘗試其他烘焙種類的食譜就可以了。從簡單、不容易失敗、大約在兩個小時內可以完成的食譜開始,讓自己在下班之後可以動手、放鬆心情,烤好放涼,隔天早上起來吃心情就會很好,可以添加一份幸福的氛圍。

臉書:Robi store / IG:robistore


 
Previous
Previous

資深旅遊記者兼玩家 Justin 細腿男 - 越玩越不累、越寫越精彩的旅遊生活

Next
Next

作家 Abby Chao - 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