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溫暖活得像自己:攝影師KK - 鏡頭前後的風景
追蹤KK沒有很長時間,大約從2019年年底開始,那時候為了研究日系風格影像,找到他在社群上的帳號,成粉追蹤至今。除了KK的影像調性外,帶給我最多靈感的是他觀察與捕捉事物的眼界;這與拘謹的我的拍照習慣完全不同。我才明白,為什麼看他的照片這麼舒服、感到療癒。
採訪分成三個單元,從生活、旅行以及攝影三個話題切入。採訪後開放讀者提問時間。以下文章為採訪錄音的文字整理稿,希望在直播採訪後,讀者可以透過閱讀感到豐沛的創作靈感。
影像提供: KK / kklivehigh
文字整理:曾凡寧
01 鏡頭後活得像自己的生活風景
請KK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KK,很開心在線上和大家見面、聊聊天。我大概在十年前(2013年)下載IG,慢慢培養拍照的興趣,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大約在兩年前(2021年)透過募資出版了自己的攝影集 ⟪UNTITLED⟫。很喜歡拍照,也因此在IG上認識了很多好朋友,有機會讓大家看到我的照片。
當初錯失了募資出版的攝影集,現在還有機會購買嗎?
當初以募資方式出版 ⟪UNTITLED⟫,集資多少本就印多少本,手上也沒有多的了。這對我來說是很好的紀錄,很開心有當初那群出資購書的讀者。現在不確定未來是否還有其他出版計劃,有可能是Zine或以其他的方式。
你說「只要活得溫暖活得像自己就好」,對你來說什麼是溫暖的人?
要定義什麼樣的人是溫暖的人其實有點難。不過我覺得只要「像自己」就是一個溫暖的人了。有許多人可能會因為很多事情而不像自己,或是為了讓別人喜歡卻讓自己成為了一個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人,這就不是自己了。「什麼樣的自己」是讓自己感到舒服的狀態,才是最好的。
在個性的形塑與外型上的呈現,你是否已經達到了心目中理想的溫度了?
我覺得好像還沒有,還在往那個「想像中的自己」的方向前進。外表與個性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我想現在正往那個方向慢慢地走。
有沒有人說你外表看起來比較冷酷、理性呢?
很多人覺得我不笑的時候看起來很兇或是心情很差。不過我覺得為了看起來不兇而一直保持微笑是很奇怪的;而且我已經習慣別人對我有這種第一印象了。
對你來說理想的生活狀態大概擁有什麼樣的氛圍或輪廓?
我想要呈現的、希望擁有的生活應該很接近我在社群上所分享的照片,平平穩穩的。雖然照片捕捉的場景不一定都是完美的狀態,有許多不同的人事物,但都呈現了平和與平穩的情緒;我理想中的生活可能就會是這個樣子吧。我現在還是有一份正職的工作,IG只是我的興趣,目前會維持這樣的狀態,未來也許會規劃一個採光好適合拍照的工作室空間。
你說IG只是副業,但你有許多商業攝影的機會,影像看來也很成熟,可以請你說說看對自己影像的認定。
我常覺得自己的照片還不夠成熟,或許因為我不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的影像似乎還未能達到某種程度,但又無法明確界定我所謂的「程度」。我想我還在摸索。
你在IG上有個小帳紀錄衣著造型,穿搭上你偏好簡單。請問,生活居家整理是不是也採簡單生活的理念?有沒有強迫症的整理執念呢?
穿搭喜歡簡單,但是在生活中我完全沒有整理或強迫症,採取中庸加亂擺東西的態度,有時候甚至會擺著一直到看不順眼才動手整理。如果所有事物井井有條、擺得整整齊齊反倒不像是一個真實的生活。
02 鏡頭前拍得溫暖的旅途風景
疫情解封後你的第一個旅行目的地是馬來西亞,如果請你用三個關鍵字形容這趟旅程,會是哪三個呢?
我歸納出了三個關鍵字,一個是多元的,一個是親切的,最後一個是名詞Teh,指的是拉茶。
我先說Teh,是台語的茶;當地的拉茶對台灣人來說會很像奶茶。這趟旅行是我第一次到馬來西亞,覺得馬來西亞的奶茶非常、非常好喝,旅程中每天每餐都會喝。所以設定三個關鍵字時,就馬上想到Teh這個字。他們拉茶的茶味非常濃厚,是加煉乳調製的奶茶。這麼說來好像也和香港的奶茶有些類似,不過我私心認為馬來西亞的奶茶又比香港的更為好喝。
馬來西亞是個擁有多元種族的國家,有馬來人、有華人、有印度人以及其他種族的人在這裡生活,共同擁有一個環境,卻不互相干擾,彼此尊重,衍伸出不同的多元文化。所以我的第二個關鍵字是多元。
最後回到親切。我有個馬來西亞的華人朋友,他帶我認識的華人圈讓我感到全然的親切,凝聚力也很強大。到朋友家拜訪時,在玄關看到很多雙鞋,很像小時後過年的景況,不禁讓我好奇朋友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人。
在馬來西亞旅途中讓你印象深刻的場景或事件
整趟旅程十二天,我們先到吉隆坡,然後到喬治城,最後到怡保,每座城市大約停留三、四天。印象最深刻的是喬治城,那裡有許多漂亮的老式建築,有很多中文字的招牌,那些手寫招牌現在很難再找到了。整座城已經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非常值得一訪。
食物也很好吃,有很多娘惹餐廳,我覺得很酷。飲食上有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場景。以台灣人來說,我們吃白飯是裝在碗裡的。不過這回到朋友家一起吃飯時,看到他們將白飯倒在盤子上進食,用刀叉吃。有次在當地的粵式餐廳用餐,共食的人都點了白飯,送上桌時是一碗一碗送來的,但是當地華人一拿到白飯馬上把飯倒到盤子上。同樣都是華人卻有不同的飲食習慣與文化,非常有趣。
你在旅途中拍的照片應該很多,但後來發佈在社群上的影像卻相對很少;有特別挑選影像的標準,還是想慢慢沈澱回味然後才再社群上分享?
以前旅行回來後,很希望天天分享旅途中所拍攝的照片。但近幾年我的步調調得比較慢,想慢慢來,反正也不急著把所有照片都處理完。發文也會看當下心情,我認為在社群發文是一件自私的事,所以只分享自己喜歡的照片。有時候前一天已經決定隔天的發文內容,照片也都挑好了,但是當下卻又臨時改變念頭不分享了。這種情況常常發生,改變本來計畫的圖文,臨時改成其他的照片內容。我在社群發文真的是看心情、比較隨性的。
大部分的人在旅行前都會做基本功課,然後在旅途中隨遇而安。不管事前在社群上瀏覽或在路途中誤打誤撞,什麼樣特質的店家、餐廳或是小店會吸引你呢?
看起來簡單不複雜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有些店雖然有名氣,很多人推薦,但事前做功課看照片時,如果看起來太複雜,就不會有到訪的念頭。有些店很簡單,會直接呈現販賣的品項或內容,好比有些餐廳只提供兩、三道菜色,但這就夠了。比起菜單上有五、六十道選擇,卻無從下手,那你知道只賣兩、三道菜色的餐廳肯定有他可以生存下來、或是敢這麼做的理由。以拍照來舉例,我常常會想起:Less is more。以較少的元素或許就可以表達出豐富的內容,不必靠眼花撩亂的物件來呈現出多的慾望。
你有次和手機品牌合作,代表台灣到巴賽隆納出席發表會,聽起來很過癮,請你分享那次的經驗,以及與全球社群、攝影好手互動的心得。
那是2018年,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當時先收到公關公司的詢問,問我是否有意願到國外參加手機品牌的發表會,我回覆表示願意。後來品牌公關通知,我將會出席巴賽隆納的活動,才知道我是唯一從台灣出發的參與者。原來品牌從每個國家挑一位社群經營者出席,大約有12個國家,有德國、英國、巴西、法國。歐洲代表比較多,亞洲出席者比較少。
本來以為出席者都是經營IG的攝影師,後來才發現大多是不同主題的YouTuber出席,像是3C、時尚,也有玩遊戲的。剛遇到他們的時候,我甚至有些自卑,因為那些出席者在YouTube上的訂閱人數都超過百萬人,而我的IG帳號才幾萬個人而已。
互動的過程很有趣,在那個環境中每個人想補捉的場景與話題都不同。大家湊在一起的時後,完全沒有競爭的感覺,反而是更多的交流與互動。有一天我和另外一位法國人外出拍照,帶了一顆水晶球當道具,在當地找到很有趣的拍照地點。我覺得自己很幸運,有機會讓手機品牌推我到巴賽隆納跟其他國家的人一起交流,這樣的經驗以後可能很難再有了。這是品牌活動的第一波,兩個月後大家再度在首爾手機品牌的總部碰面,印象特別深刻。
和其他社群好手交流後,是否試著改變自己經營IG的心態?
沒有,我不會因為這種情況驅動自己去做些什麼讓社群有更好的成長,還是以舒服的狀態繼續往前進。
在手機品牌發表會後你在巴賽隆納多停留了幾天,請你分享那幾天的私行程
活動結束後我多停留了三、四天。出發以前很多人提醒我巴賽隆納有很多小偷,很危險。不過在私行程中我都是一個人到處走逛,以自己的經驗,我覺得其實很安全。巴賽隆納對我來說是陌生的,所以出發前做了很多功課,因此有機會拍下很多喜歡的照片。整趟旅程的照片基本上都是用手機拍的,完成了很多有趣我也喜歡的影像。當時季節是冬天,不過在路上走逛時是舒服的,並不覺得冷。在幾天時間內長時間散步、看了很多高地的作品,也到了海邊;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再到當地一遊。
對巴賽隆納的人文風情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件?
當地人很熱情。有天搭電車時,因為馬上就要下車了,所以我就站在車門口。當時有個人提醒我不要站在車門口,我才聯想到可能會發生的事而遠離車門;這份提醒是很溫暖的關心,讓我這外來人覺得很安心。另外西班牙的食物真的好好吃,價格也不貴,像是Churros真的好好吃。很想有機會再重回當地旅行。
03 把那些喜歡的,都放進取景框中了
光影對拍照時成像的影響很大,儘管在同一個緯度、同一座城市拍照,因為拍攝時段就會有所影響,請問你如何克服這個關鍵讓自己的照片看來的調性都一樣呢?
其實我沒有刻意讓照片的調性看來都一樣,因為拍照時我是很隨性的,走在路上覺得好看的場景就拍下來。反而不是因為時間、光線或空間這些因素。如果真的要說,可能是自己拍照時保持一樣的習慣,才讓照片的調性看來很類似。我不會刻意只在某些時段拍照,但都會在白天,我不拍晚上的照片,或許是因為不擅長拍夜景。我喜歡透亮的影像與場景,所以只要是白天都是喜歡拍攝的時段。但說到習慣,好像又沒有辦法整理出一個規則,所以解釋起來有點難度。
有讀者說,你把台灣拍得很像日本,讓大家覺得很過癮、很喜愛。是否可以請你分享觀察與捕捉台灣的技巧?那些台灣的元素是你不會錯過的呢?
其實拍台灣或拍日本的手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在哪個城市或國家,我都是在行進時散步間拍攝照片,邊走邊拍對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我是個很喜歡散步的人,不管在台灣或是出國旅行,只要想拍照,就拿相機出門走路,邊走邊看邊拍。我拍照時沒有標準的構圖手法,就是透過觀景窗拍下眼前好看的景物,只要可以從觀景窗裡發現好看的景物就夠了,不會刻意追求其他人會喜歡的主題或是景象。有時候我會刻意停留等待一個設想的理想畫面,等一個人從場景中經過。雖然有時候空景已經很好了,但是會想,如果有台腳踏車經過可能會更好,大概是這樣拍照的。不過大部分的照片都是在剛好的時機就拍下來的,不會花太長時間等待。因為有可能本來計畫的畫面剛好出現,但又會有其他因素突然出現而破壞這份完美的假設。所以現在不會多等,覺得一看到場景或畫面的瞬間是最好的。
人是我很喜歡的元素,很喜歡拍人。我所謂的人不是指人像,是人物。人像與人物是有差別的。我不擅長拍人像,但是很喜歡我所拍下的人物,照片裡的人物可以呈現出他們生活的狀態。照片裡的人物比例都是小小的,我大多從側面拍攝或捕捉背影,所以這些人物通常也不會以明顯的正面出現在畫面中。拍照時我就跟在這些人物後方,如果想拍攝的對象走的速度比較快,我會稍微加快腳步跟上,然後等待一個合適的距離再捕捉可愛的瞬間。
在所有焦段中,哪個焦段最得你心?
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說,一個是我自己擅長喜愛的,另一個是我會推薦的。我非常喜歡85mm的焦段,但是對剛開始拍照的人來說這個焦段比較不好拍,因為拍照時要退得比較遠。我近期(2023年六月前後)在IG上分享的日本的照片都是用85mm拍的。
我目前使用兩台相機,一台是Sony A7C,最常搭配的鏡頭就是85mm,另一台是理光的GR3,焦段是28mm。使用GR3的比例比較低,主要拍攝都是以85mm為主。因為使用這個焦段,所以拍照時和畫面中的人事物都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也是我拍照時感到最舒服的,既不會打擾到對方,也不會因為打擾到對方而感到不好意思,以一個感到安全的距離來拍。
在Sony之前,我使用富士的相機XT2,那時候買了好幾顆鏡頭,有23mm、35mm與56mm。因為是APSC系統,所以鏡頭焦段數要乘以1.5才是實際拍攝焦段;富士鏡頭的56mm就差不多是85mm。大約從那時候開始使用56mm的鏡頭,就慢慢培養了對85mm的喜愛。即使現在換成Sony的系統,也繼續使用85mm。
對很多人來說85mm是顆人像鏡頭,對我來說更是適合街拍的鏡頭。其實拍街景用85mm或135mm是很好看的,畫面的壓縮感更強烈,也更容易抓到捕捉的重點。不過有時候135mm對我來說又有點難以駕馭,尤其在台灣或日本比較不好拍,因為街道的距離比較窄,比較難抓到我要的樣貌。所以儘管有135mm這顆鏡頭,使用的機會卻很少。
如果單純推薦的話,50mm可能最剛好,這個焦段剛好在35mm與85mm之間,35mm對我來說有點太廣角,我比較不擅長廣角鏡頭,不容易抓到我想捕捉的重點,所以還是習慣用中長焦段拍攝。我有一顆50mm f1.2的鏡頭,前陣子到台南的漁光島藝術節,拍下了很多喜歡的照片。50mm廣角的範圍剛好只比人眼的視角再窄一點而已,比較容易捕捉到自己想要的樣子,很適合在日常中拍照。
之前有台RG1,後來轉手了,現在有台GR3。早期在Instagram的照片都是GR相機拍的。那時候比較喜歡拍建築,拍的時候會加裝GR推出的廣角鏡頭,加裝後大概有23mm左右的焦段。如果畫面中有人的話,顯示出來的比例是更小的,那時候我稱之為小小人。極小的人物在巨大建築裡的比例對比是很有趣的,這是早期我拍照的方式。現在使用GR的方式不同,以在日本來說就是拿著GR抓拍,不會刻意構圖而是直接隨性按快門,拍照後也不會檢查,等回到台灣才看,看是否能找到喜歡的照片。
剛開始使用85mm的時候是否會擔心不方便街拍,而多帶一顆較為廣角的鏡頭呢?
以前使用富士相機的時候,除了85mm,會多帶一顆23mm(約35mm)的鏡頭。至於現在就不會多帶鏡頭了,不是因為已經對85mm駕輕就熟,而是因為懶。疫情後第一趟出國到馬來西亞,因為不想換鏡頭,所以帶了24-70mm f2.8的鏡頭,光圈夠大,遠近都能拍很方便。不過我發現,即使帶了24-70mm的鏡頭,我最常使用的焦段還是固定在70mm上,頂多在餐廳用餐時會用28mm拍,因為最短對焦距離比較短,可以很近地拍下食物。
你曾經在一段文字採訪中提過,後製時不會套用誇張的濾鏡,主要只微調整體的色調,調整天空的色相,白平衡的色溫也會修得冷一點。可以請你再多描述對後製的邏輯與手法嗎?
以前後製時會套用濾鏡,就可以改變整張照片裡顏色的樣子。對我來說,經過後製的照片才能更接近我想呈現一個場景的樣子;而且我想應該沒有攝影師會直接分享以RAW檔紀錄的影像。拍照與後製是一整個創作的過程,可以讓其他看照片的人和我有一樣的共鳴。
套用濾鏡是一回事,但對於藍色的天空,我很清楚要把它調整成什麼樣子,藍色在我照片裡的重要性很高。很多人會問我藍色要怎麼調,我倒是覺得很簡單。我用Lightroom後製,我的照片比較明亮,所以先加大曝光值。以前的白平衡偏冷色調,但現在影像慢慢是偏暖色調的,沒有那麼藍了,現在比較強調溫暖的感覺。顏色上,我的藍色會偏綠色,可以在Lightroom上試試看,將藍色的色相往左滑,就可以調出類似我照片中的藍。我很喜歡現在自己照片裡的藍,是我喜歡的色調狀態。拍照時眼睛看到的顏色與相機捕捉到的顏色還是會有落差,希望可以透過後製把我看到的樣子呈現出來。
拍照時是否會刻意避開暖色調的元素,還是後製時再降低暖色調元素的飽和度呢?
拍照時不會刻意避開,喜歡的場景都會拍。但可能在後製的時候讓暖色調的物件不要那麼鮮豔,稍微調低飽和度與對比,會更符合我喜歡的樣子。
你在社群上追蹤帳號的類型有很多種,你如何利用「瀏覽社群來增加靈感」,滑手機時有沒有什麼方法來增加眼界呢?
我在Instagram上追蹤的帳號有很多是朋友,其中很多也是攝影師,剛好也可以藉由看朋友的照片來學習。也追蹤國外的攝影師,像是濱田英明。這些攝影師鏡頭下的風景都很好看,會追蹤純粹是覺得他們的照片與畫面很好看,比較少追蹤商業攝影師。韓國有許多Instagramer專門拍旅遊,他們拍出許多讓我也想去拍的照片。可以藉由滑手機增加靈感,促使我多拍照、看到讓自己進步的元素,但我不會刻意追求技巧上的學習,只是簡單的觀察與瀏覽。我也瀏覽Pinterest,上頭有許多可以學習的照片。也看雜誌,像是Kinfolk雜誌的照片都很好看,也希望自己可以拍出類似雜誌上的影像。所有瀏覽的過程都是一種學習。
你拍底片相機嗎?在手感與操作上與數位相機最大的不同在哪?喜歡底片機的那個特點?
我還是有底片相機的,只是使用的頻率非常低。第一台底片機是LOMO的LC-Wide,吸引我的就是顏色的顆粒感。即使現在用數位相機拍照再後製,也會刻意增加一點顆粒感,希望拍出來的照片可以接近底片的狀態。不過用底片相機拍出來的感覺是數位相機取代不了的。
拍底片也感覺特別珍貴,就是24張或36張,按一次快門就少一張底片。也因為如此,現在用數位相機拍照時,我會提醒自己不要在同一個場景按那麼多次快門。很多時候已經拍了照片,卻又習慣再多拍兩張,但即使拍了很多張,最後也只會挑一張,所以期許自己用拍底片機的態度來按數位相機的快門。每個畫面只以一個快門來紀錄,因為那個瞬間就只會是那個樣子,儘管按下更多快門,當初理想的瞬間也已經消失了。
底片相機的快門聲,也是數位相機所無法取代的。再加上無法馬上看到當下拍的那張照片的樣子,必須等一段時間後才可以看到,卻可以透過照片回想當初拍照的情況。現在底片真的太貴了,或許因為物以稀為貴,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有機會回到以前一捲底片8、90元的時光。我現在鎖定一台Contax的T2,之前使用過朋友出借的同款相機,非常喜歡,不過真的有點太貴了,台幣差不多要三萬多,目前還無法下手。
雖然你說只把攝影當副業,不過從言談中可以感到你花了很多時間研究
有,我真的有花時間研究。我沒有受過正統的攝影訓練,大部分都是自己花時間摸索,研究光圈快門等。一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很難掌握曝光數據,所以拍照時就是憑感覺。不過也可能因為沒有受過正統的訓練,所以拍照時可以比較隨性。
04 讀者提問
請問KK的星座
我是七月的巨蟹座。
今年怎麼慶生呢?
不會特別慶祝。我不是一個喜歡特別張羅過任何節日的人,因為生日也是其中的一天,無須刻意。如果每年都來一次,累別人也累自己。把生日當成好的一天這樣過就好了。
暑假有安排旅行嗎?
今年七月底會和家人一起到東京。二月份和朋友到東京,兩人去了十多天;七月份會和姊姊一起去,家裡有兩個姪女,會到東京迪士尼,完全是家庭旅行。
是否有其他想嘗試的攝影風格或色調?
之前曾經試過,但覺得那就不像我自己了。有時候是為了讓自己嘗試些不一樣的事情,才想要有所改變。如果講到影像的色調,我是持續研究著的。從以前到現在,我的照片是有些變化的,雖然不是大幅度的改變,但還是有跡可循,從中可以看到學習與創作的過程。雖然沒有想要刻意做出來的色調,但會默默地嘗試。因為我覺得每個人拍照時的心態,以長期來看都會改變而有所不同。
剛剛提到你很欣賞Kinfolk的照片,但Kinfolk的調性與你現在的影像有些不同,有沒有試過Kinfolk的照片風格呢?
有,其實有試過,不過後製後覺得奇怪;那個怪也不是覺得不好看,就是有種說不出來的奇怪,這是我需要多花點時間來克服的。另一方面,如果擺脫習慣的手法,那我便覺得改變之後的照片好像不是自己拍的,也會有些不安全感。
如何在繁忙的正職工作中保有對攝影的熱情?
我是個週一到週五的上班族,只有週末或休假時能拍照,而且也不會一休假就拿著相機出門。台北的天氣經常不是太好,如果天氣好,還可以增加拍照的慾望。帶相機出門真的是隨性拍,拍好再來挑是否有喜歡的照片。如果接到合作案,會請品牌體諒自己只能在週末拍照,有時候就沒有辦法配合對方的上班時間,對我來說是一種妥協。如果今年的假期多,就會請假拍。職場的同事與主管都了解我的背景,所以只要把正職的工作做好就沒有太大的問題。我覺得自己在正職與副業中已經抓到小小的平衡,不會因為IG影響到工作,也不會因為正職而拋棄IG。
有沒有遇過攝影的瓶頸呢?
沒有瓶頸,但有時候會懶得拍照。
如何平衡所有照片在視覺上的一致性?
剛剛雖然說在社群上發文是隨性、看心情的,但我有另外一個IG帳號是用來打草稿的。小帳裡的照片與我公開帳號的照片是一模一樣的,有時候會試著連續發幾篇照片看效果,可能在幾張明亮調的照片中穿插一張比較暗的,那就不會那麼突兀。發文前先打草稿,在單一發文裡可能有八到十張照片,那便用封面的照片在小帳裡排草稿,一次先試三到四篇發文,找到協調才正式發文。這或許是一個蠻好的試驗方法。如果打草稿時感覺奇怪,會從同一篇發文裡找另一張自己喜歡但比較明亮的照片當成首圖,就可以避免突兀的情況出現。
喜歡KK以俯視角度拍攝的照片,像斑馬線、泳池等,請問這種角度取景的想法
我知道用俯視角度所拍攝的那張泳池的照片,那張照片是與家人到沖繩旅遊時拍的。當時使用的相機是Olympus系統,也是用長焦段。那時候飯店的房間有陽台,下方就是泳池,剛好早上起床時天氣很好,便到陽台上看看,剛好看到泳池裡只有一個人在游泳,沒有多想馬上抓相機拍了下來,事前沒有刻意計畫要拍這張照片。
我一直很喜歡拍攝斑馬線上的人物,這個主題是我以前很常拍的,以極簡的手法呈現。在日本的時候會找一座可以配合拍攝斑馬線的天橋,然後等只有一兩個人經過的畫面才拍。拍照時盡量抓穩相機、把手伸長一點,把喜歡的瞬間捕捉下來。
如何讓眼睛看到的與相機捕捉到的景象沒有太大的落差?
我覺得最簡單、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用肉眼看而是用觀景窗來看世界,可以馬上知道眼前的場景好不好看。如此一來,看到的和拍下來的差距就不會太大。這是我拍照的方法之一,只要透過觀景窗看,喜歡了就會拍下來。
05 KK 補充
拍照時其實不用想怎麼樣才可以拍得好看,也不必追求用哪款相機才可以拍出跟哪位攝影師一樣的照片,因為我覺得會帶出門的那台相機才是最好的相機,而不是因為這台相機多貴、這個焦段多好。只要用一台會帶出門的相機拍下喜歡的照片,比其他都來得重要。
另外也想分享一個企劃,剛剛提到我的攝影書 ⟪UNTITLED⟫,以募資方式出版,是一本頗有厚度的攝影書,以自己很喜歡照片來排版的設計。因為募資已經結束,所以再印刷的可能性不大。
喜歡我影像的讀者可以參考另一個合作案。最近接到一個溫暖的合作提案: ⟪大人不卡卡2⟫。當初大人不卡卡團隊找我的原因也是因為我在IG上的那行字:活得溫暖活得像自己就好。這是一組可愛設計的拍卡,裡頭會有一百張卡片,每張卡背後是我拍攝的照片,所以有一百張照片。除了照片之外,每張卡片上頭有每日提問,另一面印有哲學家或是教育家說過金句,提供生活的啟發或靈感,同時還有個生活小練習。生活上有很多喜歡或不喜歡的事情,不過透過這個合作,可以讓自己對生活有更多的想像。提供給喜歡我的影像的讀者參考。
KK IG:kklivehigh
採訪後記:
我一直記得KK說的Less is more。說過這句話的人很多,但KK不僅長期以同樣的理念來經營社群,就連訪談時都以淡然、舒適的態度來互動,毫無違和。看著他IG上的照片再回想起採訪對話的時光,心裡就覺得很溫暖。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話題就是KK談論攝影器材的神情與內容,可以知道他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掌握當中的邏輯與手法,但卻沒有將這些死板的技法強加在攝影或影像上。回到文章開頭,這與拘謹的我的拍照習慣有很大的不同。我才明白,他的照片可以帶來舒服療癒的感受;這都是相由心生而呈現出的整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