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API 閱讀生活誌總編輯何曼瑄 - 今天不讀書
因為 ⟪男子休日委員會⟫ 而看到團員之中負責出版創作與企劃統籌的 Azona 何曼瑄。我像個偵探,慢慢從網路上搜集她顯露的身影來拼湊她的樣貌,瞭解她有約十年實體圖文書的編輯經驗,以及至今七年多在 OKAPI 閱讀平台擔任總編輯的工作。何曼瑄擅長整理內容、架構邏輯、挖掘別人優點,透過不同載體與媒介將出版內容與資訊推薦給讀者。她認真且隨性不勾勒邊界的生活方式讓我重新找回「如果我在台灣生活會希望或是可能擁有的生活輪廓」。
採訪分成三個單元,從編輯生活、社群發展以及打造個人品牌三個話題來討論,最後有特別小單元,以及採訪後開放讀者提問與受訪者互動的時間。以下文章為採訪錄音的文字整理稿,希望在直播採訪後,讀者還可以透過閱讀感到豐沛的創作靈感。
影像提供: 何曼瑄
文字整理:曾凡寧、何曼瑄
01 OKAPI 閱讀生活誌總編輯的生活樣貌
請曼瑄以不同斜槓身份自我介紹
很久沒有機會談談自己的工作內容;如果光從 IG 上分享的內容,很難看出我工作內容的端倪。其實我不覺得自己擁有斜槓身份,就是一個上班族。上班時間之外,有些人會找我合作,但工作內容都還是與編輯有關。當初做 ⟪男子休日委員會⟫ 這個企劃時,我在團體中的定位也是編輯統籌。至今,即使合作對象或單位不同,都是以統籌專業來配合,不管最後產出內容的形體或方式,都是編輯的一部分。
我原本的工作是出版社編輯。一般來說,大多的出版社編輯比較沒有機會像我一樣接觸不同的工作內容,像是發表品牌、線上或線下的策展等不同型態的表現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時報出版做了傳統編輯大約七年之後,到「自轉星球」這家出版社上班。自轉星球與一般出版社的形態不同,是以「作家經紀」為主。現在許多作家或 KOL 都有經紀人或經紀公司來輔助工作,經營形象與創作品的規劃。不過十五年前是沒有人在做這件事的。現今的網紅在以前就是所謂的部落客,那時候的部落客其實已經有透過創作內容進行帶貨行銷的能力,甚至很多出版社會直接出版他們在部落格發表的內容。
當時我與許多有名的創作者一起工作,主要負責「作者書」,必須花很多時間與作者往來,了解他們的需求。如果有人邀請作者演講或其他合作活動,那身為出版社的編輯就有機會幫忙聯絡,於是慢慢有了「出版經紀」這種型態的公司出現。在十多年前,做得比較有名的就是自轉星球這家出版社,旗下的作者有聶永真、宅女小紅與彎彎等。在我進公司之後,進入新成立的出版部門,當時面臨的挑戰不只是公司擴編,同時也要輔助旗下作者操作成長轉型的事務。
出版是一件很花錢的事,不過在經紀公司體系下運作的優點是可以透過出版品定調來發掘作家的不同面向,讓有意願合作的品牌看到作家的長處與合作的可能性。以宅女小紅來說,我從她單身做到結婚生子,透過出版品幫她做視覺設定,讓品牌或廠商更清楚作家在未來有可能發展合作的內容。
家族成員中,你的母親是高中國文老師、姊姊何曼莊是作家,你擔任台灣最大閱讀生活誌平台 OKAPI 的總編輯;請問在小時候,家裡是否提供了一個可以增加文學涵養的環境呢?
母親並沒有提供我們特殊的成長環境,反而是因為她自己想要在「那個」環境裡生活。以前覺得家裡到處都有書是很正常的,稍為長大之後,有同學來家裡問為什麼有這麼多書,才知道原來家裡的書蠻多的。母親在當年就是個文藝女青年,個性上有些叛逆,不會用傳統的觀念來教育我們。她有個好朋友是劇場導演,小的時候跟著媽媽到劇場或是看表演,常有機會到後台,可以看到藝術創作者或是表演的人。與這些藝術人互動,聽他們說話覺得很有意思。這些大人常常鼓勵我自我表達,問我的喜好與興趣,引導我說出想說的話。讓我覺得,自己長大以後就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也因為有那樣的經歷,現在我有機會接觸到類似的創作者時,可以更容易與他們對應。
請分享工作日的作息
我一直沒有辦法調整作息,到現在都還是很晚睡,為了早起上班打卡,每天差不多只睡五、六個小時,智能手錶就常提醒我的睡眠分數偏低,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
我理想的早上狀態是在家裡吃完早餐才出門上班。過去三年因為疫情,作息上已經有蠻大的調整。公司實行很長一段時間的居家上班,後來調整成一周進公司、一週居家上班。居家上班對我來說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可以睡得比較充足,然後趕緊起來打卡,再趁空擋泡咖啡、把早餐拿到電腦前一邊工作一邊吃。如果進公司上班,就得額外花掉一小時的通勤時間,得犧牲理想的早晨狀態,也得利用通勤時間查資料。理論上來說希望改善這樣的情況,不過如果在工作量不變的前提下,還是暫時以睡飽為優先就好。
如果可以經營一個專欄寫作,有沒有想專注且深入分享的觀點或觀察?
以前寫得比較久的是 Shopping Design 的專欄,專欄持續大約一年時間,內容以推薦書籍為主。身為編輯,當我邀請其他作家撰寫專欄時,我會先考量主題與內容的可延續性。專欄,顧名思義就是要固定更新。不過現在作家很少會只有專職創作,大部分都有其他的工作同時進行。如果邀稿,作家便需要另外空出一段時間撰寫,所以我會和作者一起找出一個專欄主題是他在生活中已經持續進行的事件,只要順便利用專欄來做紀錄就可以,這樣我也可以確保專欄的可持續性。
當我接受其他專欄的邀稿時,可持續性也是我關注的重點。推薦書籍對我來說是可行的,因為我本來就從事書籍相關工作。我會以策展的角度來寫專欄,會事先詢問編輯當期雜誌的主題,希望我的選書內容可以配合內容的話題。後來雜誌改版,就停止供稿了。
這份編輯工作的優勢?
以書籍的編輯來說,每次接觸不同的創作者時,都會和作者有密切的往來,因為必須深入理解作者的需求與狀態。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可以去理解其他人的部分生活與人生觀的機會。從這一點來說就是一個優點。不管是我身為一個作者書的編輯或者其他類型書籍的編輯,我們有機會在一段時間裡深度投入一個作品。以翻譯書舉例,儘管譯者已經翻譯好了,可是編輯要針對內容校對原文,理解譯者翻譯的想法,然後整理出讀者可以容易理解的文句;便間接地讓我更深入了解一部作品。
不管是哪種情境,要消化作者的作品、理解作者想傳達的情境,再用讀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現,於是身為一個編輯會在不同的階段中擴張自己的視野。自己不需要經歷那些人生就可以深入理解那些狀態。
實質上,因為工作的確可以收到公關書。因應工作需求,有時候會在發行前跟出版社拿部分書稿,僅只如此。私底下我不會跟出版社拿免費的書,因為我覺得出版成本很高,不想增加出版社的負擔,同時希望自己購買想看的書,才不會剝奪閱讀的樂趣。
這份編輯工作是否有隱性、大眾看不到的缺點?
剛剛提到的優勢其實是一體兩面的,雖然可以深度進入另一種生活情境,可是也容易迷失自己。可能會將製作過程中體會到的事物跟自己的生活或人生混為一談。我自己有比較多的機會處理生活風格的內容,得花很多時間創造出作品裡的理想情境,讓讀者看了心生嚮往。製作內容的時候都會呈現好的那一面。以旅遊來說,做 ⟪男子休日委員會⟫ 的時候,在旅遊過程中一定都會有找路、滿頭大汗,那種並非輕鬆愜意的時刻,但是這種比較不美好的片段就不會收在作品裡。
編輯需要幫作品寫吸引人的文案,有時候寫多了心裡會想,我也很嚮往這樣的情境,可是自己的現實生活好像與文案不符。不過工作上需要天天撰寫,就容易產生自我懷疑的機會。後來我決定多花時間在自己的生活上。編輯的工作時間沒有清楚的上班下班分界,不可能剛好只在上班時間內有靈感,如果有截稿的時間壓力,儘管是半夜突然想到,也要趕緊記錄下來以免忘記。有時候與作者配合,也有可能得在半夜回覆訊息、對稿。為了趕時效,我都會認為沒關係。後來慢慢調整,因為不能把工作誤認為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應該先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不過這有點困難的,因為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什麼東西對自己是重要的。學習先把生活中的先後順序排出來,把最重要的事情無條件排到最前面。
02 以編輯背景進入網路社群的發展、經驗與想法
實體圖文書編輯與線上生活誌編輯在工作上的不同?
之前做實體出版的時候,是以作者或是書籍主題內容作為工作或是專案的區分點。現在身為線上編輯,處理的是整個網站的統籌。網站中雖然有不同的單元,但是與傳統雜誌用每期主題來訂欄位的區分又有點不同。網站內容中的每一條線(單元)是無時無刻都在發展的,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我會以專題的角度來發想,每個月提出一個專題,吸引讀者的討論來增加流量。
內容網站的紅利與限制都是來自社群的流量。剛開始臉書是社群流量的最大宗來源,到現在有很多人會經營 Line 等社群。對內容網站的閱讀引導來說,臉書的介面還是比較直覺的。
當我在2015年進入OKAPI做線上內容時,剛好是臉書的全盛時期。那時候臉書在台灣的被使用量是非常高的,黏著度也高,那個時期做內容操作就很有成就感,不但觸及率好,參與話題的討論度也很熱烈。後來臉書修改演算法,只透過專題來觸及讀者的手法便越發困難。所以後來我們改變策略,以可持續性的概念來做主題內容,將所有內容都當成專欄來思考,任何一個選題都是與網站裡大架構中的其它主題有關聯,每個單元都可以發展成可持續的專欄。不管是邀請作者寫書評或是寫飲食、旅遊專欄,他們分別都可以穩定地供稿。以旅遊主題來舉例,當我找三、四個作者同時供稿,那就可以維持這個欄位的可持續性。操作的重點是必須一直有新的文章上線。
網路文章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在時間點上的新與舊是模糊的,只要讀者沒看過這篇文章,或是看過但是忘記了,那就是一篇新的文章。因此如何活化已經存在的內容、重新操作,就是一個思考的點。後來做專題的規劃時,我試著不要就一個專題邀新的稿,而是重新包裝現有的文章來做。
我們在去年做了另一個新的嘗試,去年 Podcast 在台灣很熱門,希望可以透過這個形式來做點事。如果設立一個新的 Podcast 頻道的話,前期需要投入較高成本和額外人力支援,成效也不好預期。所以換一個作法,以作家經紀的角度來思考,推廣網站上的專欄作家,因為推廣他們就等於堆廣網站,於是請了八位專欄作家上了八個不同的 Podcast 節目,同時下了預算置入 OKAPI 閱讀生活誌平台的資訊,以這種合作方式來進行。對我來說,製作內容的形式有很多種,端看如何串聯。
你如何看待 OKAPI 閱讀生活誌總編輯這個職位與對內的責任?
剛剛提到不只在主題上考量可持續性,或是重新運用舊有的內容來創造新的流量,這是偏向系統性的操作。以網路的架構來說,我考量如何讓內容本身替網站帶來流量,包含做網頁的 SEO,優化搜尋的關鍵字,讓讀者更容易找到我們的網站。所以我的工作現在多以系統性為主,包含網站與結構的改版。比起一直產出新的內容,改版網站結構的影響力是更重要的。不過相對的,也需要新的內容來吸引新的讀者,不管是新的專欄作者,或是新的報導專題,這是目前我們多方嘗試的。
以現在來說,大概需要團隊裡一半的編輯來做網站在系統架構上邏輯的改版。我自己大多做網站的 UX 與 UI 的設計,與系統工程師和設計師溝通。UX 是 User Experience,了解使用者進入網站後的需要,進而設計使用者的瀏覽路徑,也就是研究讀者的行為模式。UI 為介面設計,網頁上的按鈕要設計成什麼樣子,才可以更清楚、增加點擊率。UX 與 UI 是兩個不同的專業。當我們討論出 UX 之後,就把討論結果遞給 UI 重新包裝。現在回想起來,之前做書的時候,其實也是針對 UX 與 UI 來做。以編輯來說,設定作者與內容應該長成什麼樣,當讀者翻到哪一面、哪個區塊時應該要有個頓點或是有張圖,然後再依照想法和設計師討論這本書呈現的樣子。後來才理解編輯的工作就是整合 UX 與 UI 兩個層面。以編輯的工作來說,如果不侷限於某種載體,可以發展的事情其實很多,用編輯的思維來擴展的可執行性是很高的,因為編輯的邏輯與架構在任何情境下都是適用的。
以你的觀察,這些年讀者對平台的需求或關注的議題是否不同,請你描述讀者淺移默化的過程
我的工作都是與出版品綁得比較緊的內容操作,不管是作者專訪或是請作者來寫專欄維持曝光,都會與當下的話題緊密地互相影響。2015到2019之間社群上有些明顯的改變,我舉幾個例子。
剛進入編輯部的時候,網站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是性平與同婚,剛好內部編輯有關注這個議題,所以一直做著相關書籍的分享與專欄報導。每次同志大遊行時,有些編輯也會到現場在社群上做現場報導。後來有編輯建議可以開一個性平專區,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持續關注閱讀,我們也可以更廣泛介紹國內外的作品。
不過在同婚的話題降溫之後,我們還可以利用這個專區做什麼呢?於是慢慢將這個主題轉型成性教育、兩性平權的書籍分享介紹。像後來的 ⟪82年生的金智英⟫,帶動了關於女性處境的作品。在2020年時,我們做了一個兩階段的專題,第一是做了關於台灣性平的現況調查,台灣人的性平觀念真的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先進嗎?我們列出了與性平相關的年度十大新聞,讓讀者了解。第二個是設計了一個「厭女指數」的心理測驗,目的是讓讀者設身處地思考社會現實結構造成的一些厭女情境,並提供一些調整的思考方向。
另外想舉的例子是 2017 年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當時因為作者自殺和小說主題引發對於憂鬱症、自殺、性暴力等相關討論。我們在操作社群上的風格比較保守,不會下聳動的標題,也不會因應熱度高的社會話題下廣告操作,但因為站上有林奕含的專訪文章而自然導入大量瀏覽。我們的作法是著重在因為社群討論度高而爆量的相關話題文章下方,置入我們站內本來就長期關注的相關延伸閱讀文章和著作,希望讓閱讀不要停止在「話題」,而是可以深入了解相關議題。
到了 2023 年讀者關注的話題就比較難以掌握,尤其大約從 2021 年開始,因為話題的注意力被太多媒介分散了。閱讀文章這件事不再是群眾的首選,再加上觸及率的影響,要透過一個集中的流量湧入平台來觀察熱門話題是行不通的。因為發生的機會比較少,而且被稀釋掉了。現在每個人只關注自己關心的話題,而不是因為現在發生的某個話題而讓大眾關注。從後台觀察,都可以看到這個變化。
OKAPI 提供讀者訂閱作者專欄文章上線的電子信通知,接下來也會提供訂閱關鍵字的服務,雖然寄送電子信是很老派的做法,不過以平台電子信的開信率來說挺高的,這表示在讀者主動關注自己喜歡的話題後,就會願意開信。這與瀏覽社群的觸及就有不同。
如何看待實體書與電子書間的差異,使用族群是否不同?或者說,讀者是否會因為主題不同而使用不同載體來閱讀?
這會以當下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影響,如果是方便以電子書閱讀的時候就會訂購電子書,不過兩者間沒有太大的差別。電子書的出現並不是要取代紙本書。也有人說因為電子書的出現導致紙本書的銷量減少,其實兩者間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電子書的銷量也沒有因此而增加。而是因為大眾可以看的東西越來越多,電子書或是紙本書只是其中一個選擇,依自己的方便性來使用就可以。
電子書的優點就是輕便,如果是紙本書,不管是搬家或是帶著旅行閱讀都比較不方便。以使用情境來說,需要使用到查詢搜尋這些功能的時候,電子書就很方便。如果想要享受沈浸式的閱讀體驗,紙本書就可以提供不同的感受。有時候如果是很喜歡的書,兩個版本我都會買。
之前在自轉星球工作的時候,旗下的書大多以華麗的裝幀作為賣點與特色,因此都沒有做成電子書。
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看台灣的電子書編排其實還是跟不上實體書,原因是在出版社的編制裡通常沒有獨立的電子書部門,電子書只是紙本書的延伸。可是如果有跨裝置的工作經驗就知道,在不同的操作介面上閱讀有不同的感受,內容都必須重新編排。不過目前電子書大部分還是只被視為紙本書的附屬品來安排製作時程和預算,那麼質感就容易被擠壓,沒有機會好好處理。
再來是工具的限制,目前沒有編輯中文電子書的工具,用的都是國外編輯軟體中文化的版本,發展得沒有那麼完善,沒有方便中文閱讀者的設計,是很可惜的。更不用說在圖文的編排上,光是網頁的圖文編排就很複雜,因為無法預設讀者使用的載具大小,當載具尺寸不同的時候圖片的顯示位置就會不同,很難讓圖片以最佳化呈現,這是具有門檻的細節。
03 如何打造自我品牌
會不會把自己看成一個個人品牌,以工作內容來設定包裝自己顯露在外的模樣?還是相信相由心生,認為生活體驗與感受會外化模樣與氣質,然後順其自然發展?
我希望盡量用客觀的態度來看待自己。我的 IG (azonaho)是公開的,當中許多追蹤的讀者都不是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人,所以剛開始使用的時候其實有一點困惑,不知道要分享什麼,也不知道追蹤的人想看什麼。當初開這個帳號是因為 ⟪男子休日委員會⟫,有許多讀者是因為這個團體才延伸追蹤我。我想,這些讀者是否對我的內容有所預期,期待我分享的是類似 ⟪男子休日委員會⟫ 的內容,所以有段時間我不知道要分享什麼。如果我的生活不像作品裡所呈現的那麼美好,會不會讓讀者失望。
後來覺得自己的個性不適合做 KOL,不會想用全知觀點來分享自己的喜惡,然後製造討論的話題,這是我做不到的互動。後來花了一點時間來調適,決定只分享自己喜歡的事物。也另外開了一個小帳(zona_azona),只分享更私下的生活與偏好的事物,這是我切換態度的方式,這樣一來覺得比較自在,分享的手法也比較自然。
現在我花比較多的時間分享限時動態,會事先排版,增加瀏覽的好看度,希望透過幾則限動的畫面與簡單的說明來說故事,而不是真的寫一篇文章來敘事。慢慢地在社群上分享的壓力就可以減少。我並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來經營,而是慢慢地呈現出在社群上的樣貌。
是否可以將「男子休日委員會」成功經營社群的模式歸納成一個公式,讓有相同目標或是興趣的人可以套用呢?
「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是 dato(datorick) 有一次發文裡的文案。成立這個團體是因為 dato 跟我提及他想出一本關於京都的旅遊書,提供大綱給我,我們一起討論。那時候他還沒有出發旅行,只是以他過往的旅遊經驗來提這本書的出版想法。他本來的想法是做一本Zine,不過我建議他試著做成一本書。於是他約奕凱(huangyikai.ig)一起出發,奕凱擔任攝影師,而我擔任幕後編輯的角色。
當時我提議先成立粉絲團來做前製宣傳,加上dato 本來就很擅長經營社群,所以就以旅遊生活相關的一張照片、一段文案每天發文曝光。在取材過程中 dato 有時候也會即時發文分享路上發生的事,開始累積了一些讀者,然後我們才釋出即將出書的消息。
剛開始建議先從社群開始的時候,其實也不確定是否能成功。不過現在來看,可能因為當初的操作模式是讀者所需要的,才能吸收讀者。那時候這種旅遊方式還不盛行,也沒有相關的著作,因此當我們用出版的方式來呈現的時候,就可以更完整表達我們的理念,說明我們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旅行。我用生活旅遊的方式來包裝資訊型的旅遊書,裡頭的每個單元其實都是一間店或是一個景點、一家旅館,中間穿插小單元,比如說可以在旅館裡做飯,分享在簡易廚房裡可以做的料理的靈感。這種說故事的形式就可以在資訊型的旅遊書中,增加樂趣與生活感。
後來推出日文版的時候與日本編輯討論,該如何分類我們的書;應該放在 Guide Book 類或是生活類呢?因為日本沒有所謂旅遊文學的大類。反觀台灣在分類上就比較靈活,連同在書店擺放的方式也更加自由。讓我理解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書籍分類方法,這也會影響讀者對這本作品的理解。後來當我們再從旅遊延伸到生活面向時,也更容易得到讀者青睞。
剛始的想法是想開一個新的書系,稱為 ⟪休日書系⟫。休日這兩個字是日文漢字,中文沒有這兩個字的組合,不過對我們來說卻容易理解,也帶有一種異國風情在裡頭,很容易以這兩個字作為延伸來發想。休日,就是一種休息日,也是一種休息日的氛圍,希望這兩個字可以涵蓋不同生活面向的各種情境。
我覺得這個團體還有作品可以打動人是因為真實感。雖然我們只分享美好的畫面,但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就算再推出後續作品,也都應該延續真實性的概念。我們曾經討論過是不是要再找個日本以外的地方去旅遊,不過在地點上沒有共識,再加上後來疫情。如果跳脫旅遊而做生活層面的分享,也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工作都太忙、耗掉許多心力,所以要把三個人湊在一起再創作出作品就變得更加困難了。真實感是我們所強調的,如果為了作品而有所勉強,那麼作品的調性就不對了。
04 特別單元
你之前受訪時曾以開玩笑的口吻說捏陶讓你重新梳理許多人生道理,是否可以請你分享當中的體悟?
捏陶的過程一直都會有新的領悟,因為每個階段都可以讓我重新思考許多事。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具有創造力的人。捏陶捏得像與我想傳達的理念是不是同一件事,是需要思考的。我是不是因為無法創造出一個有特色的畫面、沒有辦法做出抽象的表現,所以最後只能求擬真?捏陶的過程可以讓我思考我到底想要做什麼,就算有了創作的想法,但是能不能做得出來呢?加上陶土的可塑性很高,想要做成什麼形狀、要留下什麼、去除什麼、最後會變成什麼,這當中所有的過程都是流動的。以我初學的經驗,完全無法確定最後的成品是否能和我一開始的想法一樣,也無法像在我的專業工作領域中(編輯)模組化所有的事物。
有些同學的領悟力很高,一下子就可以成就我需要花更多時間的技巧。好比說,在課程開始時,學員需要挑戰一個很窄的杯子。因為製陶時,要把土往外延伸是簡單的,但是要往高的方向長就比較難。這個技巧花了我兩、三個月的時間,可是有些同學在第一堂課就達成了這個技巧。
這讓我理解了,同樣的事對不同的人來說所需要的時間都不同。但以我的情況來說(花比較多時間)是比較不好的嗎?不一定。因為在我要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必須一一克服所面臨的挫折,也因而才能明白克服挫折的方法,最後當我找到要領後,就更容易面對其他技巧的挑戰。反觀一開始就輕鬆成功的同學,如果之後遇到困難,就容易對自己產生質疑,為什麼之前可以但是現在不行呢?
另一方面,在工作上我大量使用語言與文字,可以透過這兩個工具說服許多事情。但是在做陶的時候,我發現身體不聽自己的使喚,我對自己的身體還有雙手感到非常陌生。這是(做陶)以另一種方式來傳達想說的話或是理念,是另一種語言。
做陶的同時,我報名了健身的教練課,做肌力運動。做陶與運動這兩件事是同時開始的,很奇妙的,這兩件事開始相互呼應。我以前完全沒有運動的習慣,所以開始運動的時候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身體。教練跟我說要用不同的肌肉來發力,可是我完全無法理解,先是不知道特殊肌肉的位置在哪裡,然後是不知道如何使力。
人到了一個階段,常常碰到的瓶頸是,想要整理自己的感受或是想法,但找不到整理的方法。這種時候需要找到新的方式來理解自己,所以後來我選擇了運動以及做陶,幫助我用另一個角度來重新認識自己。不是透過整理過的語言說出來,而是自然而言從身體中理解。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反應,在對自我的理解更深刻之後,整個人的狀態好像更加平穩,對自我的掌握度也更好,也增加了自信。
採訪當下最喜歡的一本書
目前正在看一本去年 2022 出版的書 ⟪徐振輔⟫ 的 ⟪馴羊記⟫。作品看起來是自然寫作,同時有風土誌的性質在裡頭,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一名旅者為了尋找雪豹,獲准加入一個研究小組,在西藏進行雪豹調查工作,但是在過程中完全沒有親眼見到雪豹,連觀測器都沒拍到照片。在離開西藏之後覺得很可惜,於是又重返再次展開調查,故事就是從這裡展開的。作品中穿插了一個虛構的故事,就是馴羊記,講述在1950年代在文革期間在西藏發生的事,由這兩條故事線穿插。
我很喜歡這個作品的原因是,讓我有機會投入到一個完全不熟悉的情境中,包含西藏的風景與人文風土,作者將所有細節融合在一本作品中。雖然就算不讀這本書、不了解當中的情境對人生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作者卻有辦法將所有環節編織到微妙的劇情中,並且讓人沉浸在其中,對我來說是非常舒服的閱讀體驗。
05 讀者提問
讓你放鬆的事情有哪些呢?
最放鬆的應該就是做陶或是料理的時候了。做陶的時候沒什麼機會滑手機,是一段專心只做一件事的時間。有時候一待就是六個小時,不會東想西想,會很專心,因為希望作品可以朝我想要的方向前進。同學之間有時候也會聊天、開玩笑,大家都很友善,但彼此之間不會干涉,不會刺探其他人,有一條明確的界線,沒有人會踩線。這是我很喜歡的氣氛。
如何規劃下一季或是明年 OKAPI 閱讀生活誌在內容上的規劃?
網站不會跟隨流行議題。編輯平常已經有關注的大方向,我們會在這樣子的框架之內,以編輯自身喜歡的內容來發想,這樣才有機會做出好的內容,喜好與掌握度才夠。我現在已經不做深度內容的規劃工作,而是由其他編輯來主導選題。選題的主要來源還是出版品,因為 OKAPI 是與圖書有緊密結合的網站。
現在網站有幾個目標。會持續經營書評的專欄,做選書推薦。當中分成專業作家的推薦,編輯選好書之後便與想邀稿的作家接洽,請他們來寫書評。另一方面,公司的編輯會做 OKAPI 的選書推薦,選書方向會搭配時事話題,是比較輕鬆的選題。
從去年開始陸續增加人物影音專訪的內容,利用影片來經營社群,增加觸及不同讀者的機會。以前做人物專訪時,選的主題與對象都屬深度訪問,專訪的文字量大,內容也較深入,這種採訪類型比較適合以文字來閱讀,以影片呈現較不容易理解或是吸收。如果增加影音專訪內容,那麼採訪主題就會調整成較為輕鬆的話題,是更生活面的人事物。
如何判斷選題具有可持續性?
以專欄來說,我負責生活風格類主題。邀稿的時候會和作家討論,假如作者已經出版過作品,那我會先詢問對方下一本書的方向,如果有大略的主題,那我會和作家討論是否有可能先用專欄的方式呈現,將想撰寫的主題與內容用一個比較簡單的版本來供稿,同時累積作品的內容,等於是出版的基礎。如果以料理來說,作家每個月都提供一份食譜的話,對讀者來說那這個專欄就會成為一個的資料庫;對作者來說,可持續性的創作便可以當成是一個收錄的目標,將生活中本來就會發生的事件記錄下來,那麼便可穩定交稿。
何曼瑄:IG @azonaho
採訪後記:
以前誤以為「編輯」只是文字工作者,處理各種出版與印刷事務。後來幾年在工作中接觸了不同型態的編輯,才扭轉過往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寄出採訪邀約給 ⟪OKAPI 閱讀生活誌⟫ 總編輯「何曼瑄」時是緊張的,擔心自己一相情願的訪綱過於淺薄、不了解出版業與社群操作的世界觀,沒想到總編輯豪爽答應,並(在已經很忙錄的生活中抽出時間)與我討論過程細節。這場採訪十足過癮,讓我以 OKAPI 讀者的角度稍微瞭解閱讀平台的操作理念,以及在閱讀之外所帶來的生活靈感與發想。我很喜歡總編輯在口述中使用的「閱讀體驗」這四個字,那是一種不受限制、沒有規範,自己沈浸在書本與文字世界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