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 PLEASE ENJOY

View Original

黃子佼 - 一直都在

離開台灣十多年,這些年來這座島在社會文化甚至生活上的轉變與當初離開時有著顯著的改變;那是種如果沒有長時間抽離再回頭觀望便感受不出來如同滴水穿石的淺移默化。縱使生活所在不同,我依舊關心台灣的時事與發展;這便是此行回台灣特別做了幾場別具意義的採訪最主要原因。從時尚、文化到生活,從幾位各個不同面向的受訪者的對話中,以他們的經驗與觀感,我們把前後時空串聯起來訴說多元樣貌的故事。

早些年前已想邀請黃子佼先生,佼佼做面對面採訪;不過每次回台灣總是過於匆促,不好安排。2016年一確定年底回台灣,便提早發出詢問信件,不過佼佼檔期緊湊,直到最後一刻才敲定。這下可緊張,本已經放棄準備採訪內容,心也鬆懈了,與工作人員通完信件後腎上腺素急急攀升,一顆胃猛往下沉。佼佼在演藝圈資歷深長,又以主持能力見聞,不管是反應、機智都靈活生動,出道多年見識寬廣,確實不好採訪。

我給自己下了戰帖,想要挑戰不一樣的採訪內容;爬梳網路上資料、過往採訪,螢幕上列表眼花撩亂,越是準備心越是煩亂,十分受挫。臨回台灣前,我靜下心回頭問自己採訪佼佼的初衷。

我是看著佼佼的電視節目長大的,從青春爭霸戰、小燕有約、超級星期天、綜藝萬花筒等節目,有張小燕、曹蘭、卜學亮他們,一直到快樂星期天的十多年時光;佼佼的三角眉、誇張外放的舞台肢體,以及與其他主持人之間說學逗唱的默契陪伴了我童年歲月,也是定居慕尼黑之前對台灣保有美好燦爛的回憶之一。後來從網路跨海看台灣綜藝,自小的老靈魂始終無法入戲;再看新一代線上主持人、耍寶的那些面孔,覺得生澀尷尬,總帶著惆悵懷念起舊時光。

一回想起採訪初衷,有好多話想問佼佼;我竟是抱著私情以粉絲的心態發出邀請。

心思縝密、行事周全的人,幾乎從小時便可以看出端倪。佼佼從小就喜歡閱讀報章雜誌、搜刮普羅大眾新聞資訊,而且從不間斷。在「我還在」這本書中他提到,一個人腦袋裡的豐富程度絕對是日積月累而來,好比電腦,隨著時代也得更新資料庫與應用程式。不過佼佼是自發性,專門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項目海讀研究;演藝圈、音樂、日式文化、藝術創作演歷等,因為喜歡所以投入,沒想到都在後來一一成為他工作事業的一部份,進而發展成我們眼前的黃子佼先生。

他的眼神誠懇帶有尊重,很給採訪者面子;一坐下來開口,自己先提了三角戀的影響始端。儘管這段風雨八卦鬧得沸沸騰騰,也始終不在我的採訪問列之中;公眾人物的七情六慾被放大端上檯面討論,始終是有人得坐在受罪的位置上;佼佼面對的是公審、小S是在夜深人靜時即使她自己已經走出傷痛但大眾卻依舊一廂情願地把她堵在舊恨裡。

不過在世紀大和解裡,即使在螢幕前,佼佼這張臉孔後的胸懷與氣度與我眼前這位剛下記者會的主持人是一樣的,沒有虛偽。儘管大多問題的答案都已經存檔在經驗資料庫中,他依舊誠懇沒有油腔滑調。他坦承出道七、八年之後開始質疑自己對於喜劇丑角的定位、低潮期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價值與能力;不過他以再努力、再精進取代自暴自棄,以繼續堅持的態度把事情做得善美。

這次回台灣的所有採訪,我們都談到了一個話題:面對網路社群媒體時代的大躍進,不管是哪一位受訪者都是以主動積極的態度跟進。自媒體時代趨勢如此,故步自封的守舊態度是無法生存的。觀眾是衣食父母,那麼只好端上以大眾喜歡的方式料理的題材,好比說是直播、臉書與微博等直接的雙向溝通。過往的崔苔菁、劉文正這般大明星只會在螢幕中出現,如今蔡依林、甚至我們的總統蔡英文女士都有自己的社群帳號,以前公眾人物維持神秘感與過度包裝的手法已經被淘汰,如何以巧妙的方法讓自己維持曝光度、正面的討論度才是王道。

不過以「紅花燦爛綻放」姿態出現操作網路社群並非是佼佼的初衷;「唯有讓更多人認識、接受我,才有辦法找到出路做真正想做的事、說想的話。」

當年在頭上綁著沖天炮以小笨童角色紅極一時所產生的自我價值懷疑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佼佼從未放棄唱歌這件事。說是從未放棄,並不表示從來沒有機會,不過企劃方向與風格都不是心之所向,那麼寧可不做也不隨便做,於是心願就這麼擱著。唱不了歌沒有關係,那麼先在自己的節目中介紹喜歡的歌手、團體與曲風,將更多小眾文化以自己的影響力帶給大眾;出不了自己的專輯也暫時無所謂,便先以作詞家的身份參與其他歌手專輯。「熬下去」是佼佼從未改變的信念。

在熬的過程中,佼佼以不同身份抒發情緒,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平衡點。觀眾喜歡輕鬆娛樂幽默的主持方式,那麼他以熟成的舞步與姿態在台上帶著大眾翩翩起舞,讓大夥陶醉,賓主盡歡。另外,在音樂方面的涵養與專業已經達到平衡耍寶形象的目的,近代中外音樂史都略知一二,讓佼佼不只數度主持了金曲獎,更是擔任了音樂評審。這些歷程都只是一再地替他累積專業上的豐厚度,並非與唱歌失之交臂。

那麼,對於那些我這個老靈魂一廂情願的舊時光美好呢?無需留戀。大時代環境的不同培育出的觀眾也不同;大量多產的世代已經取代了過往慢工出細活的步伐,即使並非完美,但又快又準的產量才是現在大眾所需要的,也是我們該提供的。不過,快也不一昧代表了粗製濫造,反而在沒有過多包裝的現況下,「真」實的樸拙親近模樣才是引人致勝之處。

這些年來儘管佼佼已經坐上「哥」字位,卻依舊嚴格地自我督促,對自我工作的要求,細節上的精準等從來不因為工作大小、收入是否豐厚而有所改變。因為一份工作中的任何一員都有可能成為下一份工作上的貴人,把事情做好、做得到位,完成使命。機會不是求來的、更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是過往努力所鋪好的道路引領著自己往機會前去。

整理採訪手稿、錄音檔之後,從書桌上再度拾起佼佼在採訪當天送的「我還在」這本書;本是隨手翻頁,卻在回憶著與佼佼對談的印象中一頁接著一頁,彷彿是他自己給我念著書一般,讓我在一個夜裡讀完了書。「存在感、好奇心、專注力、不虛度時光、投資自己、經營自己、盡全力把事做好」是那天夜裡我在筆記本上記下的關鍵字。再度回頭審視自己,以前在國小時讓級任老師評語的「半桶水」三個字浮上腦海;這些年庸庸碌碌地自以為做了些事,伸手掐掐其實沒有厚度,那些自滿時刻如今看來空虛浮華。

採訪之前的私心在此刻看來卻更加狂妄地自私,佼佼的採訪心得竟成了督促自己的精神喊話。我想著他說話的樣子,還有那誠摯的眼神、真誠的回覆,這位個子小小一向以喜劇角色面對大眾的他,是以這般的能耐在十年多的低潮中彎著腰挺了過來。他或許抓破了頭、自我嘲弄、失去方向感、大哭大笑神經瘋癲;偶爾線上、又或線下,現在佼佼珍惜所有出手的機會,因為失去過,所以格外珍惜。無論如何,黃子佼,他一直都在。


後記:採訪伴隨著一碗沒有時間吃的牛肉麵。那天我們來到文華東方酒店等候採訪佼佼,他正主持完健忘村的電影記者會,接受完一個採訪,這才輪到我。工作人員領了我進入休息室,佼佼正要吃替他準備的牛肉麵,一見到我們又站起身招呼。從小看著佼佼的節目長大,我對他的螢幕印象很是熟悉,他本人就是電視上看起來的樣子,一雙深邃雙眼皮大眼隨著腦袋中的想法咕嚕咕嚕轉著。一場令我印象深刻的採訪,希望你們透過文字也能體會一二我的感動與感受。